竞争优势思维
Contents
我们大多数人,其实是害怕竞争的,一竞争就涉及到输赢,更涉及到排座次和面子的问题,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不参与竞争,或者最好有个好老爹能帮忙直接“安排”一下,这就是当下流窜在互联网上的普遍心态。
这当然与互联网无关,甚至与时代无关,只要有人,自古以来都是如此。所以,很多当下流行的思潮,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,比如“躺平”、“拼爹”等等。我想,任何国家,任何时代,有个好爹 100% 沾光些;任何国家,任何时代,当「未来看不见什么希望」成为普遍,那么,混日子自然是最最理性选择,没毛病。
作为个体,无论我们持有何种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以及无论思想观念如何对立,我们都要首先回答一个问题:我们还要不要争这一口气?
所有的概念、哲学、观念,都自这一个问题始。
“争气”这两个字,有两个方面的含义:
- 跟自己较劲:觉得自己能行,还能更行;能好,还能更好。
- 跟别人较劲:要鹤立鸡群,要当那个鹤,要逐鹿中原,要杀伐四方,要建功立业。
我想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俗人,基因携带着的,都还是要争那一口气的。
为什么会有“躺平说”呢?我想大概是年轻人中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人群基数越来越庞大,这波人深感未来无望,但又不想被他人瞧不起,于是造出来一个“躺平”的信仰,来支撑自己“不是我不行,不是我不勇,全赖大环境”的说辞。
可见,持有“躺平论”者,也都是争气的汉子,谁说只有前进才是争气呢?识时务者、以退为进或者半退半进同样也是争气的另一种表现,不奋斗是另外一种别致的奋斗,只不过与海明威式的奋斗相比,“躺平论”者享有更多的花前和月下,也卸下了不可知的风险和收益。
很多人的性格太弱了,根本无法支撑得起海明威所面对的波涛汹涌。
真硬汉是稀缺物种,他们不服,他们好斗,特别喜欢街头斗争“艺术”,特别张扬,特别跋扈。你高?我比你还高;你妙,我比你还要妙!这波人也许不是最牛、最出色的,但他一定要做到局部最牛、局部最出色,是一定要让周围的一小圈子人给他竖大拇哥儿的,不然,他心里不痛快,这就是典型的竞争优势思维。
把某类人扔进人堆儿里,就再也看不到他了,他是透明的,他是没有主见的,他是…人云亦云的,因此,最终也只能求得一个平均值。
把海明威这类人也同样扔进人堆儿里,他的人格特质会立即发挥效用,一连串的问号、一系列的琢磨,一发而不可收拾:这堆人什么特征?喜欢什么?崇拜什么?我凭借什么能做到人堆儿里的不可或缺?我怎么才能让他们尊敬我、喜欢我、推举我、跟随我?
不得不说,人群中的确有那么一小撮人,他们特别“擅长”出人头地,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,他们是这方面的专业玩家,他们怎么可能输给人群中以随大流为主要特征的大多数呢?
Author Linsto Hu
LastMod 2025-08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