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用型人工智能长路漫漫
Contents
通用型人工智能离我们当然越来越近,但我认为这就好像北京的房价一样,降没降?降了,从原来 68352 元/m² 降到了 68113 元/m²,降了足足 239 元哩。
大语言模型使机器有了大脑,这个大脑十分了得,通晓古今,如此看来,跟人的差距仅差一个躯体了。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公司,就是这个思路的具体表现。
故事越是讲得震天响,最后就越难收场。他们的梦想是伟大的,他们是极具勇气和魄力的,也很聪明、勤奋,而且现在也不缺钱,手里攥着最好的牌,但是,我认为他们都是在做着超越现实太远的梦。
从技术视角看,通用型人工智能的“脑袋”–大语言模型,一直在迭代,但是有什么现象级应用吗?还是 ChatGPT、Cursor,仍旧是对话、写代码。大语言模型未来也注定还是保持这样的角色:我很懂、我很强、但有 1% 的错误率,并且我绝对不会告诉你那 1% 到底在哪里。
从商业视角看,人工智能为何需要通用?通用人工智能有什么特殊本领?我们到底有多么迫切需要通用人工智能?
我们把人工智能的目标设置的那么太远,到底有无必要?就像「实现共产主义」这个目标一样。
领域特定人工智能(Artificial Domain-Specific Intelligence)则更加务实,相比通用型人工智能来说,也许没有那么酷,不容易向公众、媒体讲故事,但是,它胜在周期短、可验证。要知道,我们全人类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普遍富起来,不说全世界了,单单拿我们中国来说,农业GDP占比多少?工业GDP占比多少?服务业GDP又占比多少?整体经济的这个大盘子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改变,把人工智能优先推进到具体特定领域,是否更具可行性和实际价值。
我还有一个疑问:我们人类自己发展的轨迹本就是从通才到专才,到现在,分科制统一天下,到了研究生、博士阶段,即便是属于同一个专业的师兄弟,因为研究方向不同,相互俨然竟是“隔行如隔山”。这个世界本来就分门别类,一定要“通”起来吗?开发通用人工智能的意义,到底在哪里?
通用型人工智能 bye-bye,领域特定人工智能加油。
Author Linsto Hu
LastMod 2025-10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