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了凡四训》看精神信仰
Contents
中午在书架前随意翻书。《了凡四训》是一本明代书籍,我对这位作者生平很感兴趣,便粗读了一下前言,了解到袁了凡一生的经历。
我国古代对命运的看法,大概分为两类,一类是“宿命论”,一类是“报应论”。如果非要在“宿命论”与“报应论”中二选一,那“报应论”更胜一筹,因为至少它还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,至少,人还在进取。
而无论“宿命”还是“报应”,都有时代局限,都是在没弄清楚人、社会如何运作之规律的前提下,而给出的一个粗糙的意识形态方案。
佛家惯用“因果报应”伎俩,倒也不无道理。在过去那个文盲率的年代,讲复杂的逻辑和繁琐的道理很难俘获人心,而恐惧、恫吓却往往见奇效。
在今天这个年代,更科学的精神纲领是用人脑认知学的规律辅佐自己,以使自己更有能力、更有本领、更有见识,能驾驭更多、更难、更复杂的事物,并在求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用脑之美、驾驭之美、权衡艺术之美,当这些美好扩散开去,便是人生之美。
Author Linsto Hu
LastMod 2025-08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