赚钱的核心在于如何当一个好卖家。

有的人只有自己的时间可卖,那么这位卖家赚起钱来可真就是“道阻且长”。

中国人说“做生意”叫“做买卖”,非常智慧且形象,生意人哪有靠卖自己时间发财的呢?时间能卖几次呢?你不仅要等时间“长”出来,还要找到合适的买家给到合适的价钱,效率太低。

换成物件以后,效率立即上去了。你可以从别处批发而来,再一次性或者分批次卖出。这边买,那边卖,所以叫“做买卖”。

牛人只卖商品,不卖时间。

卖家的核心在于洞察需求。

买家的核心在于:

  1. 认清质与量
  2. 别买贵

一定要明白:我们并不身处在欲望都市,而是生活在用交易扮演互帮互助角色的人类社会。

雇佣关系,看起来只是一个人求个职、找个班上,其实不然,雇佣关系深深嵌套在以买卖、交易为核心的社会活动中,雇佣关系本质上是买与卖的关系。

当把无关的信息毫不留情地剔除,剔除掉足够赤裸裸,便不难看到雇佣关系的内核:

雇员/求职者:我有时间。

雇主:你的时间有什么价值?

雇员/求职者1:我会磨剪刀。

雇主:对不起,你被 PASS/解雇 了。

雇员/求职者2:我会扫地。

雇主:出价 70 元/天。

雇员/求职者3:我会拧螺丝。

雇主:出价 100 元/天。

雇员/求职者4:我能帮你卖更多的产品。

雇主:出价 1000 元/天。

雇员/求职者5:我会帮你上市。

雇主:出价 10000 元/天。

想象一下这个场景。如果一个人既会磨剪刀,也会扫地、拧螺丝,还会卖货,甚至也会帮公司组织上市,集多项技能于一身,当他拿着自己的时间技能去人才市场要价的时候,大概就是上面这个结果。

人,还是同一个人,但不同的职位,不同职位需要的不同技能,技能的稀缺程度,技能带来的价值,对此人的定价,也就带来云泥之别。

因此,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雇佣关系依旧是做买卖,标的是个体时间。

注意,买断的是时间,而不是肉体。肉体能有什么价值呢?比如说尸体,你说有什么价值?你活着,并且能帮别人处理事,这是有价值的。

据此可以解释若干现象:

  1. 有些员工甚至公司老板意外身故,除了一些人道主义援助,无一例外,公司会迅速与此人进行切割,实在切割不了的,便逐渐走向破产清算。我们即便相信精神永恒,或者谁谁谁给我们留下多么宝贵的精神遗产,但无论如何,没有你出面就转不了的那些事情,不可避免的随着你的身死形灭而成为烂摊子。
  2. 身为雇员的,想要的多一些、再多一些,办公室要设计的有氛围,要能打台球,最好一周休五天,同事要 nice,老板还要给足情绪价值。倒不是说不合理,只能说很可能陷入了物质陷阱,心思不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上,而在索取上,在“看看这些工资还能撬动多少享受”上。
  3. 35 岁危机的本质是什么?是勤勤恳恳为公司付出十余年却惨遭公司弃如敝履吗?这只是表面现象,站在买卖关系的视角,我们发现更底层的规律是买家觉得这笔交易不划算了。那么勤奋的本质又是什么?勤奋、努力能带来获得感、安全感,但与实打实的「在他人眼中的价值」并无强关联关系。

当我们回到买和卖,一切都变得如此的简单和纯粹。

人的时间,就像韭菜一样,每时每刻都会不知不觉的长出来。这给人一种“卖不完”的感觉,但实际上,还能平白无故的“长”出多少日子呢?又有多少日子是可以拿去换钱的呢?

时间的“长出”效率是恒定的,且时间对于个体来讲,是有尽头的,因此,能卖的次数注定是有限的,这划算吗?我不知道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

世界上只有三种生意:

  1. 卖时间,即雇佣关系,交易频次因为时间流速而表现为恒定的状态,一个月成交一单,无法快进。
  2. 卖产品,即做买卖,交易标的是货物而非时间,货物的生产可以集群生产、并发生产,这样,也就摆脱了时间流速恒定的限制,交易频次并无理论的上限。
  3. 卖钱,这是一种特殊的“买卖”,比如交易有价证券、黄金、美元等等金融产品。这种产品跟普通的货物本质上并无区别,但是因为它具备肉眼可见的、毫无争议的价值,所以,更好卖,市场深度更好,而又因为货币的电子化,比如网上银行、支付宝、微信这些快捷的支付手段,更加速了这类产品的交易频次。

「频次」,是“做生意”、“做买卖”的老手最关心的话题。餐饮业里有个概念,叫「翻桌率」,讲的就是频次;ROE 三要素中的“总资产周转率”,讲的仍旧是频次。

交易频次高,哪怕每一单赚得少,也会放大收益,比如大鹏最新的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,我查了一下最新数据,总出票 531.6 万张,综合票房 6 亿元人民币。一张票也就 100 块钱吧,可是架不住卖的次数多啊,所以给人一种“电影行业很吸金”的感觉,其实不是电影行业吸金,而是这个行业背后的生意模式吸金。

交易频次低,就很难做大,比如我们上班族,一个月只能交易一次(只能领一份薪水),一年只能成交 12 单,那就只好仰赖单次的交易价格了。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见面就想问晚辈薪水?因为薪水就是打工族的经济命脉,其他所有指标,比如外表、穿的、戴的、车子、房子,在这个指标面前,都要乖乖的往边儿靠。你觉得七大姑八大姨烦人,我却觉得大姑大姨有生存智慧。